Tess文章

他演得那么真,我差点信了

01

大学毕业前,我带着满腔热情参加了人生第一次展会——第99届广交会。

展位上来了一个印度客户,一口浓重的“咖喱味”英语,在摊位前停留了大约20分钟,喝了茶、吃了糖,问了报价和交期,还顺便天南海北地扯了一大通。

他说自己有实力,夸我产品质量好,还约我次日带他去工厂看厂,话里话外都在暗示:

“我们是你们打开印度市场的关键。”

老板听得眉开眼笑,马上打电话到公司安排次日接待工作,要求业务部立刻寄样到印度,费用公司出。”

初出茅庐的我自然也信了,以为自己运气好,一步就踩中了大单。

当天展会快收摊,老板请他吃饭,对方欣然赴约。

我记得很清楚,那顿饭三个人吃了一千多。

第二天,全公司严阵以待准备接驾。结果,人没来。

也不算消失,电话打得通,没人接。

那是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信任被辜负的感觉。样品和运费其实不算什么,真正让我难过的,是一腔真心喂了狗的恶心感。

从那天起,我对印度客户就保持高度警惕。

2025年的今天,广交会又爆出大量印度客户“骗吃骗喝骗样品”的案例。我忍不住感叹,这些戏精们的剧本倒是一点没换过。

人性,是真的很难改。

02

我总结了三类展会“戏精客户”画像供大家参考。

1.气场型演员:“我是大客户,有全球资源”。

出场自带光环,动辄“我们代理20个国家”“渠道覆盖全球”。你信了,觉得遇到了未来的金主爸爸。

可一问付款方式,对方就开始打太极,说要走流程,要先评估一下样品再说。

关键词:虚大单、拖付款、套样品

2.情绪型演员:“兄弟,我是真心想合作的”。

他们谈产品,也谈合作细节,但一谈钱就开始谈“感情”。

什么创业艰难、喜欢你产品、看好前景……你被感染了,心软了,样品送了、折扣给了、饭请了。

结果呢?人没了。

关键词:博信任、博感情、博同情

3.专业型演员:“我们先从样品开始吧”。

这类人最可怕,他能熟练说出你产品参数,懂渠道打法,说话有逻辑、谈判有章法。

但你仔细观察,他们走摊如巡山,样品收得不亦乐乎,却从未落地一单。甚至,还有工厂送他们礼物。

他们在中国参展期间,几乎一分钱不花,吃穿用全靠国内一些把他们视为优质客户的参展商供给

关键词:高智商样品猎人

所以,送样品之前先问自己5个问题,保守起见,确保这五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才去送。

  1. 客户的公司是否真实存在?

  2. 是否愿意承担样品费或快递费?

  3. 是否清楚表述了后续合作流程?

  4. 是否查到了他的信用与过往记录?

  5. 即使他不下单,这个损失我扛得起吗?

03

今天的外贸,早已不是19年前的外贸。客户多了,骗子也多了。现在展会上被骗的,不只是你,而是一个时代。

一个全球经济下滑、消费降级、供大于求的时代。
 
一个客户不敢下单,同行却越来越多的时代。
 
一个你想守规则,别人却不想跟你讲规则的时代。
 
欧美客户不来了,日系订单缩了,印度、孟加拉、非洲、中东买家成了展会主力。但与此同时,套路也换了一茬又一茬。
 
贸易战还在继续,通胀高烧不退,老牌市场不再是蓝海,很多中国内贸工厂也杀进来了,盯着外贸这口“最后的蛋糕”。
 
于是你会看到:
 
外贸人越来越焦虑,客户越来越难啃;
 
某些展会上,不谈价格谈感情,不问细节要样品;
 
原本靠诚信打江山的外贸公司,也开始在“卷客户”、“卷服务”、“卷样品”。
 
开发客户,不再是比谁能聊,而是比谁能识破剧本、稳住阵脚、守住底线。
 
所以,这不是一个“轻松赚钱”的年代,而是一个“拼眼力、拼心力、拼耐力”的年代。
 

你不仅要产品专业,还要具备:


识人之眼、判断之力、守底线的狠心。

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刚踏进展会的年轻人,也送给那个曾经满怀希望却被骗的自己。

展会很热闹,但你一定要冷静。

和大家共勉!

2025年4月26日,Tess外贸Club线下聚会,

第一位嘉宾:外贸圈,那个慢慢往上爬的小人物

第二位嘉宾:Tess:用AI为你创造一个分身(这一部分没有视频)

第三位嘉宾:Bruce: 每天80封开发信,用1年让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

人间四月天,中山见!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