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ss文章

外贸圈,那个慢慢往上爬的小人物

小K来自自北方一个18线小城,16岁那年,父亲病逝。彼时家中姐弟四人,母亲靠微薄收入支撑一家人的生计。
 
她原本成绩优秀,有望考上高中再读大学,但为了早点挣钱补贴家用,她选择了读医学中专。
 
19岁中专毕业,小K孤身来到了深圳。她在人来人往的街头驻足,仰头望向远处高档住宅楼的万家灯火。那一刻,她默默对自己说:

“总有一天,那里面会有一盏灯,会为我而亮。”

2002年的深圳是一个工厂密布、梦想密度更高的地方。小K从一线普工做起,一边工作一边自学,先后考下大专、本科。
 
五年之后,24岁的她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管理层。
 
小K做的产品并不高大上,单价最低的只有不到两分钱,最高不过一毛五。
 
但就是在这样一个货值极低的行业,她硬是把个人业绩从每年的50万做到了如今的逾千万,成了公司的顶梁柱。

这份业绩背后,没有奇迹。
 
接下来,我来告诉大家她是怎么做到的。
 
第一,她与客户,是共同奔跑的盟友。
 
在客户眼里,小K不是供应商,更像并肩打仗的战友。
 
她有一个德国客户,2014年刚接触时,是只有两个人的小公司,每年下单不过几千块人民币。
 
换作别人,或许早已放弃这样的“鸡肋客户”,但她没有。
 
小K以认真的态度去跟进每一张小单,用专业技能去帮客户优化产品设计、节省成本,最终把产品做到极致性价比。
 
客户有展会,她提供免费样品配合展示;
 
客户遇到瓶颈,她主动出方案助他突围。
 
十年后,这家客户公司已经扩张到200人,营业额过亿元,每年给小K的返单近千万,小K也从当年的业务员成长为公司掌舵者。
 
小K说,她之所以能和客户共同成长,不靠别的,完全靠工作上的同频共振,把客户做成了伙伴,也做成了朋友。

第二,她赢得中间商的忠诚,不靠承诺,靠行动。
 
在这个“中间商人人自危”的时代,小K成了SOHO和贸易商圈里的“白月光”。
 
别人防中间商、怕客户越过中间人,她反其道而行。
 
她怎么做的?
 
客户来访,她在前台摆上中间商的公司logo;安排工位、制作专属胸卡、甚至让中间商“主持”会议,让他们在客户面前看起来就像自家工厂。
 
她不抢客户、不越界、不贪心,久而久之,中间商们都把最好的客户交给她,甘愿绑定、年年合作。
 
这份格局,无需多言,靠行动就已令人信服。

昨天我和小K聊了两个小时,了解了她一路成长的清晰轨迹,透过时间的隧道,仿佛看到了那个失去父亲的16岁女孩顽强地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,勇敢地朝着自己的选择迈出了坚定的一步。

我知道,不是每一个外贸人都能活成小K,但每个人都能从她身上学到一点什么。

她没有富裕的家庭,没有耀眼的学历,有的只是早熟的清醒与倔强的温柔。

33岁那年,她选择净身出户结束一段失败婚姻,独自带娃在职场闯荡。她说:

“从我决定离开的那天起,我就没打算再回头。”

她不炫耀、不抱怨、不贩卖苦难,但她的每一句话、每一个决策,都带着时间淬炼出的锋芒。 

Tess外贸Club很荣幸地邀请到小K作为本月线下聚会的第一位分享嘉宾,她将带来两个极具实战价值的主题:

1.大客户的养成之道;

2.如何让中间商对我忠心耿耿;

她会讲述那些没人愿意讲的“客户冷淡期”,分享她如何识人、识时、识局,一点点把信任变成结果,把陪伴变成财富。

你会看到,一个踏实做事的外贸人,是如何用时间打败不确定,用真诚赢得人心。

如果到时候现场有时间,我也想请她花几分钟聊一下是如何从一段糟糕的情感中快速抽身,以及如何带着娃兼顾工作和生活的。

她的灯,终于亮在了当年她仰望的那片楼宇里。

而她,也成了很多人仰望的那道光。

2025年4月26日,Tess外贸Club线下聚会,

人间四月天,中山见!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