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ss文章

如果太监要雄起

 

01

明万历24年3月9日夜,紫禁城里的坤宁宫失火,连带着把乾清宫也烧了。

万历25年,皇极殿和中极殿也被烧了。
 
这几场火下来,皇上皇后的住所都给烧没了,于是,皇帝要新修房子。
 
修房子需要钱,钱从哪里来呢?
 
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办法是开发矿业,同时增加临时税种,收来的钱直接进皇宫,不进国库。
 
对这个增收的法子,整个文官集团都是反对的,但无奈皇帝是天子,谁也无可奈何,还是天子说了算。
 
搞钱的方向是定下来了,接下来就是派人实施。
 
皇帝不傻,自然不会派反对新税收政策的人,于是就派了太监去地方执行。
 
太监没读过圣贤书,被割了JJ后也不用考虑子孙后代,估计也不怕阴司报应。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讨自己的主子开心,所以,干起这件事来,毫无心理障碍。
 
一个叫陈奉的太监,深得万历皇帝信任,被派去湖广(湖南和湖北)征税采矿。此人仗着后台是天子,在地方上横行霸道。
 
有多霸道呢?
 
这么说吧,他去征税和拦路抢劫差不多。
 
不但如此,陈奉还下令到处挖坟找金银财宝。
 
陈奉的党羽也是十分威风,后来发展到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私闯民宅、奸淫妇女,奸淫后再把妇女掠到税监官署长期享用。
 
这帮人的恶行让当地的商人和百姓恨之入骨,但毫无办法。
 
有些有点良心的官员虽然也看不惯,但最多就是不十分配合陈奉他们干坏事,除此之外,没人敢对皇帝的特使怎么样。
 
有一次,陈奉从武昌到荆州征税,几千老百姓聚集在路上起哄,并自发朝他扔石头、烂菜叶等杀伤力不强、但能起到发泄情绪的东西。胆小如鼠的陈奉仓皇逃窜。
 
随后,他向皇帝告状,点名了5个不配合他工作的官员,说他们渎职、且煽动民变。
 
万历皇帝看完陈奉的报告后,立刻处理了这5个官员。

这5个官员里有2个被抓,3个被撤职,其中包括两个四品知府,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。
 
顺便说一下,陈奉的级别是正八品,最多也就是个科级干部。
 
你看,很多时候,官大不大不重要,能不能雄起也和有没有JJ没关系,重要的是后台有多大。要不怎么说打狗得看主人呢。

 

02

事情发展到这里,识时务的人估计都不会去惹陈奉了,不是不想惹,是实在惹不起。

 
有一次,陈奉摆酒请客放火箭玩,顺带着把一些老百姓的房子烧了。
 
燃烧的房子在黑夜里火红冲天,煞是好看。老爷们是看爽了,但百姓的房子没了。于是,失去家园的百姓组团去讨说法了。
 
陈奉也不含糊,马上派兵镇压,打死了很多老百姓。
 
把人家打死还不解恨,又命人把死者的尸体切碎了扔在路上,以此震慑其他想讨说法的百姓。
 
当时的湖广巡抚(省委书记)支可大看在眼里,但不敢出声。
 
但是呢,总有一些人不信邪,一个叫冯应京的五品佥事上疏向皇上告陈奉的状。
 
陈奉也不是吃素的,反手就是一个我也告你。
 
他对皇帝说,冯应京阻挠皇命,欺凌皇帝派来的特使,让税收大业不能顺利开展。
 
皇帝马上贬了冯应京的官,把他调到边远地区。
 
这个时候,明白人应该更不会说话了。
 
可是,在这个世界上,总有一些人出于良心和社会责任,勇敢地站出来会为公道发声。
 
于是,又有两个不识时务的人跳了出来。
 
这两个人一个是御史李以唐,一个是给事中田大益。他们对皇帝说冯应京是好人,陈奉是坏人。
 
这下皇帝更生气了,一气之下,把冯应京彻底一撸到底,直接除名,凡是为他说情的人一律受罚。
 
你以为从此就会让所有人闭嘴吗?
 
从理性的角度看,大家都应该闭嘴了。
 
但是,有些人好像不看皇帝的脸色,一个接一个地往外跳,到最后,皇帝干脆派锦衣卫去武昌,把告发陈奉的人和陈奉告发的人全部抓到北京关入监狱。
 
是不是想问陈奉啥结局?
 
人家结局好着呢,搞了很多钱回京,皇帝很开心,办事的人受到嘉奖。

03

你要问我今天逼逼了这么多想表达什么。

 
我想说的是,看一个的三观是否牢固,就去看他可以为自己坚持的东西付出怎样的代价。
 
那些上疏举报陈奉的官员,未必不知道去弹劾陈奉会让自己失去一切,甚至还有遭打击报复丢掉小命的风险,但是,他们仍然去做了。
 
有些事,即使知道不会胜利,也必须奋起抗争,因为这些事情本身比胜利更重要。
 
再黑暗的时代,也不是密不通风的纯黑。
 
有裂缝的地方,就是光照进来的地方。
 
请问,你为自己的坚持付出过怎样的代价?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