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ss文章
跪了吧,你又不是哪吒

业务员求助
我们公司有一批从日本进口的货到了海关,这批货所有的进口手续合规合法,产品也没问题,但是在在清关的时候卡住了。
事情是这样的,这批货在报备的时候,我们提交了和供应商相关的英文资料,结果被审核员驳回了,说要提交日文资料,因为供应商是日本的。
于是,我们就更改成了日文资料,最终审核通过。
现在,货到了港口需要清关,我们提交了清关资料,交了各种税费,本以为可以顺利清关,但审单员却说,我们的备案资料是日文的,他要所有资料都是英文,要我们去重新备案。
现在,事情进入了死胡同。
因为按照我们的经历,备案那边根本不接受英文资料,上一次就是在他们的要求下才更改成日文资料的。
而海关那边,根本没有任何人可以咨询下一步怎么办,我们的货就这样卡在了海关,每天产生很多费用,急死了,现在该怎么办呢?
小M
TESS回复
看来小M是个新手,或者第一次遇到这种事,要不然不会这么慌。
这是典型的“内部两头不同标准、互相矛盾”的现象,小M遇到的情况在一些地方是非常常见的,尤其是涉及进口货物的备案和审核时,不同部门之间的标准不统一,从而导致企业进退两难。
海关对企业确实是绝对强势的部门,尤其是在清关环节,他们拥有最终解释权,企业几乎没有太多谈判空间。
即便有人故意刁难你,或者他们的标准不一样,朝令夕改,普通公司是毫无办法的,甚至连个申诉渠道都找不到。
而且,一旦被他们盯上,未来的进口可能还会更加艰难,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哪怕受了委屈,也只能选择妥协。
权力的不对等,导致企业只能被动承受,这就要求进出口公司该跪的时候要麻溜跪下去。
你要理解,他们毕竟是人,人嘛,出于个人情绪或者所谓的“行政习惯”来卡企业是正常的。
人家每天干那么多活,很辛苦,有情绪也是正常的。
如果你态度好,顺着他们的意思,他们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;但如果你让他们不爽,他们真的有100种方法卡死你,比如:
反复要求补充材料,每次只告诉你一点点信息,让你跑断腿;
口头通知你材料不合规,但不出具正式书面文件,让你无从投诉;
一次次让你修改资料,最后才告诉你一开始的材料就可以;
甚至直接给你海关稽查,查你过去的进口记录,逼你就范。
你看看,我不是里面的人,就能不用思考就找到办法整死你,更何况专业人士。
所以,小M的事情,我建议低调应对,尽量不与海关正面冲突,或者花点钱找更熟悉海关内部规则的代理公司处理。
具体建议如下:
1. 大前提,不要让海关的办事员“觉得不爽”。
沟通上,尽量顺着对方的思路说话,哪怕心里不服。
你可能是对的,但他们是能拍板的人。跟海关打交道,不是讲道理,而是让对方心情舒畅,让他们觉得“帮你一个忙”而不是“被你挑战权威”。
尽量不直接“质疑”海关的要求,而是以“请教”或者“求助”的方式去沟通。
不要说:“你们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?”(这种话很容易激怒他们)
要说: “我们有点疑惑,之前备案科说必须用日文,现在清关这边要求英文,我们该怎么操作才能符合规定呢?”
让他们站在“指导”你的角度,而不是“对抗”。
2. 让更有经验的人去和海关打交道
如果可以的话,让代理公司或者更有话语权的人出面,有时候比自己去沟通有效得多。
代理公司虽然不靠谱的时候也很多,但他们毕竟比普通企业更熟悉海关的“潜规则”,有时候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沟通方式。
3. 学会请示他们的上级,让领导帮忙。
这个操作估计要找人花钱才能办。
你千辛万苦办不了的事,领导一句话就解决了。
鉴于你们现在的滞港费每天都在增加,不要和他们扯皮,能尽快解决才是最重要的。
该跪的时候赶紧跪,哪怕被他们踩在地上摩擦,也总好过每天真金白银交给码头强,人家旱涝保收,你是要自负盈亏的。
如果文章等下违法相关法律法规看不到了,我也没办法了。
人啊,最大的恶,就是用手里小小的权力去最大限度地为难他人。
活着不容易,希望大家做个善良的人。
Tess
2.23,深圳线下聚会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