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ss文章
“烧开的水绝对不能喝!”

01

没有高声喧哗,没有恐怖画面,仅仅一句话,却让无数人在那一瞬间心头一紧:我们每天都在喝“慢性毒水”吗?
紧接着,雷军就告诉我们为什么烧开的水绝对不能喝,因为:
现在的水污染太多,烧开只能杀菌,除不掉水里的重金属、无机物。有机物大颗粒、耐高温的生物,这些东西是高温杀不死的。
但是,没有焦虑很久,我们就找到了解决方案:小米净水器可以解决问题,让你喝上安全的水。
从“水污染→烧开没用→身体有害”的惊悚推理链条,最终落在一个产品身上,全程一气呵成,让米粉们畅快淋漓。
只是,作为一个认知底下的非名牌大学毕业的非高材生,我怯怯地认为雷布斯对“开水”的一通输出并不是科普,而是一次精准而高明的焦虑营销。
看到这里,米粉们估计已经拿着一丈长的砍刀上路了,在刀落下来之前,请他们高抬贵手,用几秒钟想几个问题:
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喝净水器里的水长大的?
有多少人每天在喝凉白开?
你每天都在喝什么水?
你体检出因为水的问题导致的病症了吗?
有多少人是死于没有喝净水器里的水就水中毒死亡的?
02
制造恐惧(你以为安全,其实正在慢性死亡)
放大无知(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真相)
偷换因果(问题不是生活,而是你没用我的产品)
提供“解药”(只有我能救你)
雷军的营销,正是这套公式的经典范例:
你以为水烧开就安全?
不,里面还有重金属、有机物、耐高温生物。
你以为你活得还不错?
不,那是你还没意识到慢性伤害已经在路上。
怎么办?
你不需要改变饮食,不需要改变生活方式,你只需要一台净水器。
这不是推销产品,这是重构你的安全感和信任系统。
关键是,我们真的需要净水器吗?
我觉得答案因人而异。
如果你居住地水源不稳定,你可能需要。
如果你家中有免疫力极低人群,可能需要。
但是,但如果你是生活在城市集中供水系统里的牛马,没有特殊体质,那净水器对你来说不是刚需,而是升级型消费。
你要明白,真正的健康,不取决于你有没有买一台净水器,而取决于:
是否保证足够睡眠,
是否饮食均衡,
是否规律运动,
是否情绪稳定。
这些才是真正决定你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变量。
写在最后
你可以喜欢一个产品,但你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。
你可以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,但你不该被洗脑为“你正在慢性死亡”。
一个成熟的消费者应当相信:健康是基于理性认知做出的主动选择, 而不是在恐慌中购买的一场自我安慰。
如果烧开的水真的不能喝,那我们爸妈、爷爷奶奶那一代人,是怎么活下来的?
买东西要基于实际需求,而不是让恐惧替我们做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