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ss文章

为什么你只能当外贸民工?

遇到一个人,问我为啥外贸做得这么成功。

我说因为我是Tess,别人不是Tess.

他又问,除了你之外,也有一些在工厂或者贸易公司上班的人,他们也做得很不错。

为什么别人风生水起,订单源源不断,而自己还在苦哈哈地跟客户讨价还价,甚至连邮件都石沉大海?难道外贸能不能做好跟玄学有点关系?

确实,很多事和玄学有关,就像有人就笃信选品是门玄学,但是,在人间 发生的事,绝大多数情况下和玄学无关。

这位困惑的小伙伴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,说不定此时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就有这样的问题。

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
我试着来拆解一下普通外贸人不成功的原因,看看你中了几条。

1. 把外贸当“工作”,而不是“事业”。


很多外贸人每天上班做的事是例行公事般打开发信软件,复制粘贴一封模板邮件,发出去后双手一摊,好了,今天的业绩KPI完成了。

至于客户回复不回复、订单能不能成交,心态完全是“听天由命”。

请问,这种心态,怎么可能成功?

外贸不是一份朝九晚五、等着月底领工资的工作,而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商业搏杀,之所以说它是搏杀,因为订单的情况只有两种,有和无。

有订单就能活下去,没订单饿死,就这样。

你如果只是“混日子”,客户自然也会“混着”对待你。

所有的买家都选择一个更有激情、更负责任的供应商,而不是一个机械式回复邮件的“机器人”。

2. 迷信“老客户”,懒得开发新客户。

不少外贸人总觉得手上有几个老客户就稳了,每天围着他们转,殷勤至极。

“最近还好吗?”

“上次的订单用得如何?”

“你们公司有什么新项目吗?”

兄弟,你是业务员,不是客服!

维护客户关系很重要,但光指望老客户可不行。

市场在变,客户也在变,竞争对手更是在变!今天和你关系好的客户,明天可能被别人抢走,或者忽然客户破产了、转行了,你怎么办?

如果你不信,可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,曾经一个业务员给我发的求助邮件是这样写的:

真正成功的外贸人,老客户维护好,新客户也不停开发,手里始终有一批潜在客户在洽谈,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
3. 依赖价格竞争,忽略价值输出。

普通外贸人的“经典开发客户策略”通常是这样的:

客户:“你们价格太高了。”

外贸人:“没问题,我给你便宜一点!”

客户:“别人家更便宜。”

外贸人:“那……再便宜一点?”

你以为的让利,是客户眼里的“砍价游戏”!

成功的外贸人不是一味降价,而是塑造价值。他们会告诉客户:

  • 为什么我的产品比别人好?

  • 我的交货周期为什么更稳定?

  • 我提供的售后服务有何不同?

当客户认同你的价值时,价格已经变得次要。 

而普通外贸人,只会陷入价格战,最终利润微薄,活得比谁都难。

如果你的公司产品竞争力不足,那就更需要你去挖掘产品的差异化优势,或者通过优质服务精准营销来弥补,而不是直接躺平。

4. 不学习、不优化,只想“等机会”。

许多普通外贸人,一边感慨竞争太激烈,一边还在用五年前的老套路发邮件,连市场趋势都不研究。每天就等着客户自己找上门,结果订单寥寥无几。

任何行业,你只要想成功,一定要保持长期学习的心态,做到每天学习,研究行业动态,掌握最新营销方法。

学完之后才能优化流程,因为从开发客户到成交,每个环节都在迭代升级。

你还得会使用新工具,比如近两年大火的AI工具。

不主动学习不行啊。

5. 执行力低下,总是三分钟热度。

今天刷到了一个新的开发客户的方法,兴致冲冲地试了一天,没效果。

“算了,还是不搞了。”

看到别人分享一个成功的案例,开始模仿,结果没几天又放弃。

你的问题不是方法不对,而是根本坚持不下去!

外贸是长期主义的游戏,没有哪个大卖家是一天成功的。

成功的外贸人愿意在同一个渠道上深耕数年,哪怕前期看不到结果,也会持续优化。而很多人总想着“立竿见影”,只要一时看不到回报,就立刻放弃。

成功的秘诀不是找到“捷径”,而是持之以恒地做对的事情。

6. 没有建立自己的护城河,始终被市场牵着走。

普通外贸人靠低价竞争,靠运气接单,靠客户“翻牌子”。

成功的外贸人呢?他们会建立自己的护城河,让客户离不开他们。

什么是护城河?

  1. 个人品牌:你是行业里小有名气的“专家”,客户主动找上门。

  2. 技术优势:你的产品独一无二,别人复制不了。

  3. 供应链优势:你的交付速度比同行快一倍,质量更稳定。

  4. 资源整合:你不仅卖产品,还帮客户解决其他需求

如果你的产品竞争力有限,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,让自己成为客户不可替代的那个环节,而不是怨天尤人。

如果你看完发现自己“全中”了,那恭喜你——你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了!

今天就这样吧。

2.23,深圳见!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Scroll to Top